線束流水線工藝文件設計
流水線操作是電子線束總裝的一種普遍形式,目前流水線工位分為掛線(上線)包扎、按扎帶(管卡)、下線等步驟。流水線工位卡要經過原始設計、車間驗證跟蹤、初次優化更改、再次車間驗證、再次優化更改,經過多次更改驗證才能使上線、包扎、按扎帶等工位達到節拍相同,達到平衡工位的效果。‘
’
1、掛線
線束加工工位的編排根據電線束的特點確定,一般從第一工位開始為掛線工位,上線時先上保險盒所帶的線,再上大護套(多孔位護套)所帶的線,其次上小護套(孔位少)所帶的線,最后上單獨抽盤的線。
2、包扎工位編排
包扎按照日需求量和操作內容由多個工位來完成,流水線工藝卡編制時將流水線工裝圖按照工位分解,初步確定工位和人員,包扎工位的設置遵循人員之間沒有相互千涉,前工位不會給后工位帶來不便的原則。
分解包扎工位時單獨圖號使用的分支要在分支上引出標注使用圖號,分支上的護套不用體現,但必須顯示護套旁邊的標注坐標號當保險盒是一個獨立的分支時,最后包扎保險盒部位,使保險盒內的電線留有足夠的余量,防止端子受力后退位;當保險盒不是一個獨立的分支,中間有電線穿過則按照先包扎分支,再包扎主干,保險盒旁的電線最后包扎。
3、編制安裝扎帶固定件工位
編制安裝扎帶、固定件工位是流水線玉藝卡的最后一步,只需要一頁就能完成,必須寫清楚扎帶(管卡)的型號,寫明剪扎帶和卸線。按照圖紙規定安裝扎帶并用扎帶槍剪掉電線束上所有的扎帶頭,然后轉人下道工序。
(1)工位分配要領:遵循分配平衡的原則(這和預裝圖的設計有一定的關系,要達到便于靈活調整,一個獨立的線要成為頁),達到節拍生產。對于不穿護套的線和單獨抽盤的線安排到最后一個掛線工位掛線。新項目流水線作業時往往借用現有項目的人員配置進行安排,生產時工藝人員要到流水線對每個工位操作時間進行記錄,對差別比較明顯的工位可以立即調整,然后再進行操作時間記錄,最后做一份工位平衡圖進行分析。
(2)工位平衡的方式:記錄各工位操作時間,做工位平衡圖分析,分析后調整工位再記錄各工位操作時間,要經過多次的調整才能達到平衡的效果。